集团
热门关键字: 电子银行信用卡悦生活贵金属

【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人民群众资金安全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1-11-25

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构建全面、主动、智能的网络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银行不断提升信息保护预警和监测能力,保护数据安全和客户隐私,做好网络渠道交易安全保障。帮助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发生,切实守住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人民群众资金安全保驾护航。

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形势越发复杂严峻,黑色产业链持续膨胀,诈骗团伙作案手段不断演变升级,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建设银行积极参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社会治理,全力以赴守护客户资金安全,在业内率先推出网络金融反欺诈业务,建立集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处置三位一体的全流程安全与风险管控体系。创新开展包括客户安全教育、钓鱼网站监测、欺诈风险拦截、客户损失追赔等在内的全面风险防控服务,7×24小时全天候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络支付等线上交易进行风险监控,防控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金融渠道盗取客户资金、实施网络钓鱼等欺诈行为,确保客户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打造数据智能风控平台

当下,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之一,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升级,让银行用户防不胜防。建设银行加大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新一代金融科技在风控领域的探索应用,加速打造以网络金融智能“风控大脑”为核心的大数据智能化风控平台,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欺诈形势。

伪冒公检法电信诈骗一直是网络诈骗的主要作案手法。建设银行网络金融反欺诈团队认真剖析每一笔风险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对客户的职业、性别、账户使用习惯、银行渠道终端变更情况进行梳理,辅以欺诈分子画像分析,不断提升精准识别和拦截风险能力,帮助客户识破欺诈分子真面目。

2021年7月份,家住辽宁大连的喻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海关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声称,在海关复查出入境人员证件的过程中,发现喻女士的护照与一起洗钱案件相关联,需要她抓紧时间前往上海协助办案。喻女士询问有无其他解决方式,对方随即同意她通过网络配合“办案”。喻女士马上收到“上海海关”发来的短信,让其登录某网站,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喻女士不假思索地填写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填完信息几分钟后,喻女士接到建设银行网络金融反欺诈来电,“蓝E卫士”告知其手机银行已经被欺诈分子绑定登录,刚刚提交了一笔29999元的交易。所幸,这笔交易被建设银行风控系统及时拦截。经过工作人员还原骗子作案手法,喻女士恍然大悟,对“蓝E卫士”表达了真诚感谢。

数据和模型正逐步成为建设银行对抗短信嗅探风险的有利武器。短信嗅探风险高发时期,常有客户反映手机、银行卡都在身边,可银行卡里的钱却莫名其妙地“失踪”了。这是欺诈分子利用短信嗅探技术,将客户手机信号由4G降为2G,再截获短信验证码,从而窃取资金。建设银行利用大数据方法对被受害客户的行为展开分析,经过多轮比对、验证,发现在被盗刷前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客户都存在某些相同的异常行为。建设银行风控专家就此展开关联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寻找潜在受骗客户,加强对客户的交易监控,案件防控取得成效。

避免社会热点被欺诈分子包装为钓鱼信息,也是建设银行反欺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老百姓对社会热点相关信息的警惕性往往有所降低,疫情发生以来,欺诈分子通过虚假兜售口罩、配送生活物资以及伪装公益慈善机构募捐等手段实施诈骗。针对此类社会热点风险,建设银行从源头抓起,及时发现和关闭钓鱼网址,斩断传播路径。同时,利用客户历史行为档案,针对交易对手、往来账户建立评分机制,及时阻断高评分可疑交易。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成效凸显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一场持久战,建设银行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解决方案,自主开发的反钓鱼监测系统和方法获得权威部门认定;创新应用高危账户、终端识别、位置定位等智能技术,运用大数据构建以行为特征进行风险识别的控制手段,形成领先的风控策略模型;打造“共创、共享、共赢”反欺诈生态圈,倡导建立全社会共同反诈的安全生态新格局,全面提升打击治理能力,已成为联防联控生态圈主导力量;积极响应多部门开展的涉赌涉诈专项整治、“断卡”专案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开展网络渠道反欺诈运营10年以来,建设银行已累计服务客户逾10亿人次;拦截欺诈风险事件50余万件;避免资金损失超过20亿元;处理关闭钓鱼网站15万多个;提供风险警示和教育4亿人次。

字体: